全国人大代表沈仁芳。 本人供图
空气产生污染,我们通过呼吸能感觉到;水体有污染,我们能够看得到、闻得到。但土壤污染往往比较隐蔽,普通老百姓很难感受到。全国人大代表、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说,我国土壤侵蚀、肥力贫瘠、盐渍化、沼泽化、酸化及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,他建议加快构建数字化土壤健康管理行业监管体系,加快推进我国土壤健康管理。
沈仁芳认为,推进我国土壤健康管理刻不容缓,他提出了3个具体的建议。
首先,要加快实施土壤健康管理重大基础研究。启动重大研发专项,开展土壤健康标准建立、智能监测、精细评估、调控方案和政策法规等土壤健康管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。土壤健康标准的确立,是土壤健康评估方法、调控方案和监管政策制定的基础;研发成本低、性能稳定且精度高的土壤监测装备以实现土壤数据快速获取,应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监测方法,以实现土壤健康智能精准监测;研发精细化的评估方法,形成科学易操作的评估软件,为调控方案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。
其次,加快构建数字化土壤健康管理行业监管体系。从重点区域逐步面向全国布局监测点,加快建设我国土壤健康监测网络;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,进一步提升我国土壤健康实时监测、精确评估和精准管理的技术规范和质量监管体系,提高土壤健康管理行业准入条件,建立完整的行业监管体系;加强第三方评估体系建设、出台数据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、建立终生责任追究制度;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壤健康管理市场行为体系。
此外,还要加快培育土壤健康管理产业。沈仁芳建议,可根据最新研发成果,制定相关政策培育“土壤健康监测”“智慧农业”“环境管家”等土壤健康管理相关产业,重点支持开展土壤数据获取相关设备、数据分析应用、土壤管理解决方案及产品等业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,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、装备和标准化的服务。加大土壤健康管理的产业与生物学、材料学和信息学科的融合,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。
南报融媒体记者许琴
SourcePh" >